时至今日,许多旧时名扬四海的中华老字号难免衰败与消失的命运,也有那么些品牌依旧风生水起,茅台、老凤祥、同仁堂、全聚德等经久不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中,逐渐加入了茶叶老字号的身影。面对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和国内新品牌的迅速崛起,中华老字号不再以计划经济的体制发展而走向市场经济,随着老舍茶馆、张一元、吴裕泰等老字号突出重围,漳平水仙的老字号,也走上了变革之路,在全球市场竞争的舞台上,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
百年老茶庄,唤不回的老时光
漳平水仙的百年老字号,如今要找到能把来龙去脉述说完整的传人,几乎是不可能了,祖辈的记忆渐渐淡去,口口相传的故事和辉煌也只能倚着百年茶树想见。时间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漳平水仙茶在茶市上颇受欢迎,百年老字号漳平水仙茶“陈泰昌”的始祖“泰昌”茶庄就在这时应运而生。
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上杭茶商陈长泰和陈昌济兄弟在漳平双洋横街开设泰昌茶庄,兄弟二人承古法技艺,精心研制出“泰昌”牌漳平水仙茶。在双洋镇城外村一带还有不少平房,原来都是加工茶叶的“茶馆”,有些遗迹仍然保存着,最著名的当然是横街的“泰昌茶庄”了,可惜失传后无人问津,遗址风貌已定格在老照片之中。当年的泰昌茶庄,主要收购茶叶加工外销,其大宗产品为乌龙茶,产品畅销潮、汕及东南亚地区。
遗憾的是泰昌之子陈瑞庆、之孙陈必生都于前二年相继过逝,只为我们留下了可见证茶庄历史的四样文物,一是泰昌茶庄的备品种茶说明的宣传广告单;二是为警示假冒泰昌茶庄茶品的广告宣传单;三是泰昌茶庄铁盒包装的商标印刷样品;四是印有泰昌茶庄篆书、宣传茶叶品牌、相当于瓦当底纹的八言对联模本等,可供人用笔墨直接在上面书写对联张贴使用的红底纸对联模本。这来之不易的文物,现藏于漳平市博物馆。
从泰昌茶庄的产品广告单来看,泰昌在漳州、龙岩、长汀开设多家分店,其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也煞费苦心,铁盒制作精良,并且有有自己的商标品牌一一中国泰昌(china tai chong),这大约就是漳平茶商最早的“品牌意识”。一时间,漳平水仙茶卖得红红火火,甚至出现了“山寨货”,这又促使了民国六年(1917年)洋版新商标的诞生,商标有英文品牌及注解,也是泰昌茶品销往国外的佐证。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到民国初期、抗日战争、十年内战,泰昌茶庄在这样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终于渐渐隐遁匿迹了。而它深厚的品牌积淀却为卷土重来埋下了必然的种子。
老字号复兴,唤回古早水仙茶
直至今年,泰昌品牌诞生120年之际,浙江省茶叶集团给“陈泰昌”老字号注入了新的血液,让其浴火重生。从此,漳平水仙茶在几经沉浮之后,再次脱胎换骨呈现世人眼前。
如果说老字号的消失是种无奈的话,那“陈泰昌”的重塑应该算是爱茶之人的幸事,最起码,还能喝到传说中名扬海外的漳平水仙茶。就像—位当地的老茶人说过的的那样:陈泰昌的水仙茶,是漳平茶史上不可磨灭的符号,是对旧时袅袅茶香的—种回味与念想。当金黄透亮的茶汤带着醇美甘甜的兰花香入喉的时候,你可否想起为你提供这么美妙享受的做茶人?
浙茶集团与陈泰昌结缘,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性与新时期的机缘巧合。专注20多年外销的浙茶集团,意识到国内市场是片可以深耕的土壤,于是开始实施策略上的调整,发展内销。选择什么茶类作为突破口,曾是职业经理人杨松伟的—道难题。2014年,他远赴云南、湖南等地考察黑茶,也曾差点在福州海峡拍卖中心拍下9.6万亩的“青菁林场”,几经周折,最终的目光落却在了漳平水仙茶。
在岩茶、普洱大热的市场需求下,为何杨松伟选择剑走偏锋,做起小品种茶?他解释说,主流的茶产品虽热,但品牌繁多参差不齐,市场反应最终会显露疲态,而小品种茶的优势,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更早一步获得成功的机会。杨松伟凭借对市场的判断及十几年来对乌龙茶的了解与销售经验,加上漳平政府为打造水仙茶叶品牌,振兴茶乡文化所提供的支持,“陈泰昌”老字号,在时隔一个世纪之后,又风风火火地开张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当杨松伟走过青云桥的桥头,望见泰昌茶庄的牌匾赫然映入眼帘,那念头闪过:就是它了!
在走茶乡的时候,杨松伟还搜得一批大会茶国厂保存的七八十年代水仙老茶,而更多年代久远的老茶,散落在默默无闻的百姓家里,数量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漳平水仙茶饼的古色古香,制茶的传统技艺在陈泰昌品牌得到了延续。“以一方正念,育一方茶林,制一方好茶,惠一方百姓”,秉承了漳平水仙方方正正的制茶之道。漳平水仙茶因发酵轻,具有不宜久藏的弱点,如今陈泰昌品牌对制茶工艺进行了改良与创新,在不影响水仙茶本味的情况下,加深焙火,稳固茶品内质,使其具有长途运输、贮藏不易变质的优势。以往的水仙茶饼,块大且重量不等,经多次冲泡实验,考量口感、耐泡度等,最终茶品以最适宜冲泡体验的lOg茶方饼问世。
一百多年前的漳平水仙茶,知名度甚于铁观音,一百多年前的茶商,以技艺和智慧带着水仙茶走出去。今日的漳平水仙茶,更不只是“空谷幽兰”,而是借助品牌化走得更远,今日的茶商,守得住一番事业,再创造一番天地。古老的茶乡,只剩下粗茶淡饭中的淡淡相守,而水仙茶香,却又一次飘过千山万水,飘入五湖四海茶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