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各派对涅槃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涅槃是早期佛教的最高理想和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摆脱了一切外界物质的束缚和理念与感觉的影响,达到永恒寂静的一种境地。根据大乘佛教的思想,佛是众生修成的,只有到了福德智慧两个都圆满的时候,才能成佛。
佛教与道教的区别是什么?
佛教和道教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佛教和道教对生死态度上的不同。佛家视死如生,认为只有人体死亡后,才能修成正果,达到彼岸。人的肉体死亡后,会诞生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才是人的本来面目,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所修行的一切,都是为了死后的这个生命体。通过修行,让死后诞生出来的生命体处在不生不灭的状态,这个状态佛家称为涅槃,不生不灭我们可以理解为,永远保持本来的真实面目,也就是人体死亡后所诞生的生命状态,佛家称为真如,佛性,自性。
佛家认为人死后,没有变成鬼或者神的说法,世上所有的生灵,在肉体死亡后,所诞生出来的生命体(真如)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好坏的区分,这就是佛家认为众生平等的根本原因。佛家修行者通过自身的修行,当自己的肉体死亡后,所诞生的生命体(真如)能够永恒不变的存在,就是修成了正果,成为了佛。没有修行的人,肉体死亡后,所诞生的生命体(真如)只能存在四十九天,在四十九天当中,因为自己生前所做下的善恶事情,进入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生前积德行善的人,死后的真如本体会进入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中投胎,成为一世的天人、人、阿修罗三种生命。生前做恶的人,死后的真如会进入畜生道、饿鬼道投胎,成为动物,饿鬼,恶贯满盈者不在投胎,而是真如直接进入地狱里受到刑罚。道家对待生死的态度,和佛家完全相反,可以形容为贪生怕死。道家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最高的修行境界是白日飞升,羽化成仙,肉体永远地存活,不再死亡。
道家认为当人的肉体死亡后,会诞生出两个生命体,这两个生命体是正邪对立的,一个称为元神,一个称为三尸神。当人的肉体死亡时,元神会破灭,三尸神就从死亡的身体里出来了,道家称为三尸魔,普通人称之为鬼。如果把三尸神从人的肉体中消灭,让三尸神死亡,元神就会永恒不灭,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和本人的肉体一模一样,而且能够长生不老,也就是修成了大道,按照我们普通人说法,就是修成了大罗金仙。
道家修炼的是元神,目的是为了铲除消灭体内的三尸神,通过修行,只要铲除了体内的三尸神,就修成了大道,一旦没有消灭三尸神,肉体却死亡了,就是身死道消,一生的修为化为乌有,一生的苦修全部付诸东流。道家在没有修行圆满的时候,没有斩掉体内三尸神的情况下,害怕肉体死亡,所以道家必须要延年益寿,争取足够的时间铲除体内的三尸神,然后才能飞升。
佛家却没有害怕死亡的顾虑,这一生如果没有修成正果,但是因为行善积德,死后来生还能投胎成人,可以继续修行,两世不行,就修三世四世百世千世……,只要修行下去,总有一天会修行成佛。二,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方法不同。虽然佛道两家都能靠打坐修行,但修行的本质却截然不同。道家打坐修行,要在体内结成金丹,这个金丹我们可以称之为元神,金丹修成以后,元神才能离体出窍,才能彻底地斩掉三尸神,元神取代原来的肉身,然后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佛家打坐修行,是为了达到一种入定的状态,把自己的这具身体彻底忘记,让自己的真如从体内释放出来,当修行到最高的境界时,此时人的身体和死亡的状态没有任何区别,身体失去了呼吸和心跳,修行者的真如此时会离开肉体,以本来的真实面目存在天地间,让修行者在生前以真如这个生命体的状态感受世间万物,使自己的智慧得到开悟,开悟后也就意味着修成了正果,成为了佛。
一个人开悟成佛后,当肉体死亡的时候,才会称为涅槃,也就是死后的真如会不生不灭,不在投胎轮回。如果还没有达到成佛的境界,真如自己可以自由选择投胎到六道中的任一道中轮回,可以选择投胎转世成为人,继续修行,也可以投胎到天道,转世成为天人,享受漫长的天人岁月。道家和佛家除了这两个本质上的区别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上区别,例如道家以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说明世间万物存在的状态,用金木水火土来阐述人体如何修行成金丹,而佛家用地水火风来说明世间万物,用地水火风来讲解如何入定涅槃。
总之,道家和佛家无论在本质区别上如何不同,两家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要修德行善,不能做恶,一定要铲除掉自身的恶念,这种恶念在佛家被称为贪嗔痴三毒,在道家被称为三尸魔,如果一个信道者,常常对佛家不满,或者一个信佛者,对道家有意见,就是人体内的贪嗔痴三毒或者三尸魔所产生出来的恶念,控制了这个人的一言一行。
佛教中说的“圆寂”是什么意思?
谢邀 ,圆寂又称涅槃:原意在梵文和巴利文中为“消散”,也就是痛苦、烦恼和无明完全消除的境界。在早期佛教文献中,又把涅槃称作“渴爱灭”“无明灭”“不死”“绝对寂静”“清凉”等。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各派对涅槃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涅槃是早期佛教的最高理想和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摆脱了一切外界物质的束缚和理念与感觉的影响,达到永恒寂静的一种境地。
孙悟空的斗战胜佛,到底是什么佛?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师徒取经功成,回到灵山,接受如来佛赐予的金身正果。如来封了唐僧作南无旃檀功德佛,悟空当上了南无斗战胜佛。八戒、沙僧和小白龙成绩差了点,只封了净坛使者菩萨、金身罗汉菩萨和八部天龙菩萨,但取经团成员俱是人人领赏,各个授封。这充分说明了灵山对取经事业的重视和对有功人员赏罚分明。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佛,孙悟空的南无斗战胜佛与如来佛祖差多少。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那么孙悟空的受封应当是属于西方极乐世界。然而,在佛家并没有职位的高低,在道家也一样。根据大乘佛教的思想,佛是众生修成的,只有到了福德智慧两个都圆满的时候,才能成佛。而孙悟空这两个都未圆满,所以所谓的被封为"斗战胜佛",那其实是"授记",也就是某某佛在给弟子预测,提前透漏:你在某时,某世界成佛,佛号XX,住世多少年,度多少众生。
多部大乘佛经中,都有释迦牟尼佛给弟子授记的记载。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据《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及《决定毗尼经》所载,三十五佛即:(1)释迦牟尼(2)金刚不坏佛,(3)宝光佛,(4)龙尊王佛,(5)精进军佛,(6)精进喜佛,(7)宝火佛,(8)宝月光佛,(9)现无愚佛,(10)宝月佛,(11)无垢佛,(12)离垢佛,(13)勇施佛,(14)清净佛(15)清净施佛,(16)娑留那佛,(17)水天佛,(18)坚德佛,(19)旃檀功德佛,(20)无量掬光佛,(21)光德佛,(22)无忧德佛(23)那罗延佛,(24)功德华佛,(25)莲华光游戏神通佛,(26)财功德佛,(27)德念佛,(28)善名称功德佛,(29)红炎幢王佛,(30)善游步功德佛,(31)斗战胜佛,(32)善游步佛,(33)周匝庄严功德佛,(34)宝华游步佛,(35)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
如果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所谓斗战胜佛应该会有这些工作:一、有足够的名誉与地位,到哪里去别人都要尊敬的称呼佛祖。 二、是一个团队中的战斗人员,流血的事情需要去干,很辛苦。 三、其实是个虚职,斗战圣佛虽然听上去很好。前提是要有斗争与战场,假如没有。其实会很轻松、悠闲。而如来佛祖,是一个大单位的一把手,实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