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西藏:那些藏区美食和茶教会我们的事儿

  2024-06-17 15:02          0
茶叶网没有什么比一桌美食,更能犒劳一天的风尘仆仆和旅途劳顿。

是的,半个小时前,我就是这样想的。

这是“藏地观茶”的第七天。七天!上帝创造世界也才用了七天。

而这连续七天以来,我们的五脏六腑经过了七十二道拐的翻腾,经过了山体滑坡碎石的恐吓,经过了高反带来的“妊娠反应”,它们急需一顿真正的美味来安抚。

听说今晚迎接我们的是一顿真正的藏餐。

期待,使我像一个矫健的藏族汉子一样一跃跳下了长安CX70, 一反下午病恹恹的要死不活。在众位老司机惊呆了的目光下,我像一束光一样,穿过餐厅土木结构的门廊,第一个坐到了餐桌前。

那一刻,我不会知道,几分钟后,这个玻璃的旋转餐桌,将会变成俄罗斯轮盘赌。

***

一杯酥油茶下肚后。气氛不知从哪一刻开始变得诡异。

酥油茶

推荐指数:★★★★★

来西藏不喝酥油茶,就像来北京不吃烤鸭,来重庆不吃火锅一样,旅行不完整!

是的,应该是从5分钟前。刚刚上了菜,大家还没动筷子。餐厅老板巴桑热情地夹给了我一块“香肠”。

在他殷切的目光下,我还在高反收缩中的脑血管一时供血不足,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我单纯地过于草率地夹起那片“香肠”,在众目睽睽下放进了嘴里。

牛血肠

推荐指数:★★

只推荐给重口味,和美食冒险主义者,小清新的味蕾,不推荐。

炸裂!一定是牛眼睛,不,牛杂在我嘴里炸裂!不然怎么会有如此腥膻的味道……嗷!

吞下去?还是吐出来?一个声音呼喊着:民族友谊万岁!

噙着眼泪,我咽了下去。巴桑满意地看着我,“这叫牛血肠,是牛血和剁好的牛杂做的香肠,又香又嫩!是不是?来!大家都试试!”

***

这是一群鸡贼的同伴。他们已从我的表情,读解到了关于这盘菜的关键信息。接下来,他们的表演堪称史诗级。

小东包围了一盘炸土豆,镇静地阐释他是素食的原教旨主义者。(虽然上个礼拜我们还一起在何王氏撸串, 185个签签,70%是牛肉)

炸土豆

推荐指数:★

来青藏高原吃土豆?!Excuse me?

小西拿出专业相机,以纽约摄影学院的架势开始拍摄工作。(虽然我很想问她,一盘四四方方的奶酪条,用得着360°摆拍吗?)

干奶酪

推荐指数:★★

奶味正宗!但更适合吃零食的时候,或者旅途中补充能量来食用。

小山对准了一盘酥油拌人参果米饭,猛下勺子,并用略显浮夸的表情演绎着:好吃!(虽然从这盘饭的外形来看,我并不抗拒。)

酥油拌人参果米饭

推荐指数:★★★★

有点类似内地的八宝饭,不过浇上了酥油,营养又香甜。“人参果”其实就是蕨麻,是西藏特产的一种山珍,健胃补脾,非常营养。

但是刚刚的草率尝试,让我对人类失去了信任。此时此刻,我只想找到一样东西,能够冲刷掉那股腥臊味给我喉头带来的羞耻感。

没错,就是这个——

牦牛酸奶

推荐指数:★★★★★

这是可以推翻你任何既有“酸奶”刻板印象的西藏酸奶。

绝对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雪域牦牛酸奶,纯正干净的口感、厚重的层次感,足以让蒙牛、伊利、光明掩面哭泣,结伴而逃。

撒上白糖,我吞下整个雪山!湛蓝的天、洁白的云,那一刻我眼前出现的景象,扫荡了口中残留的不快。嗷!酸爽。

可是,酸奶哪里顶饿,胃还是不争气地叫了。

又上来一盘……糌粑!这一次,巴桑把菜转到了茶美凯哥的面前,“帅哥!吃糌粑!”

***

糌粑,小意思。凯哥嘴角浮现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拿起一块糌粑,像老干妈前世的情人一样熟稔地舀起一勺辣椒酱,直到巴桑说,那是生牦牛肉酱,他英俊的手臂在空中停顿了0.01秒。

生牦牛酱配糌粑

推荐指数:★★★★

糌粑,其实就是青稞炒面。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再用手捏成小团即可食用。糌粑之于藏人,差不多就像米线之于云南,小面之于重庆,是一种日常必须的重要主食。

虽然只是0.01秒,但细致如我,还是捕捉到了他野生中产阶级审慎的迟疑。但箭已离弦,如同一堆人吃饭,你“埋单”二字已经出口,又怎能收回。

冷静,沉住气,像八达岭动物园捕食的猎豹一样,迅速出击,把糌粑塞进口中。咀嚼几下,就立即吞咽。

完美。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样流畅,看不出一丝丝勉强。

好吧,在放弃了生牦牛肉酱的前提下,我尝试了一块糌粑。很香,是一种久违的、农作物最原始的香气。加上青稞粉粗粝的颗粒感,咀嚼中,像是在播放一部漫长的黑白默片,时间都沉寂了。

***

再次打破宁静的是一盘烤羊排。

烤羊排

推荐指数:★★★

一道比较普世的藏族菜,不少当地餐厅做法,还喜欢把烤羊排和炸土豆条一起搭配。

烤羊排,本桌荤食中最亮的星。滋滋冒油的羊排伴着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气,散发出诱惑的气息——“来,吃我啊”。

于是,它被一扫而光。

牛舌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待遇。虽然它妖娆的造型充满了诚意,但是品尝了的人说,它的味道原生态到像是跟一条牛在舌吻。

这个形容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包括我。

卤牛舌

推荐指数:★★

原生态味蕾者值得一试。

牦牛肉来了!你绝不能错过“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之一的牦牛肉。

因为另外两样高寒动物你已注定会错过——它们是北极熊和企鹅。

手抓牦牛肉

推荐指数:★★★★

牦牛的肉,被称为“牛肉之冠”。半野生的牦牛,常年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寒地带,肉质相比一般圈养牛肉,更加鲜美细嫩。而且蛋白质比其他肉都高,脂肪却较其它肉都低。

当最朴素的食材处理方法,遇上最纯净野生的牦牛肉,咀嚼的那一刻你仿佛化身整个青藏高原最健壮的康巴汉子,一边撕扯着牛肉,一边对你的情敌嘶吼:来啊,来互相伤害啊!

***

不争气地饱了。

我们像高原上刚刚捕食成功的棕熊,满足地瘫在椅子上,嘴角还残留着食鼠兔的残渣。

内地胃已被酥油、牛羊肉、奶制品填满,动弹不得,内地味蕾依然有点矫情地摇晃着神经通知大脑,“亲,还差点什么……”

一杯又浓又酽的沱茶下肚,奶和肉的油腻,在茶叶的调解下,和我的内地肠胃握手言和。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藏人为什么把茶叶、酥油、糌粑、牛羊肉并列为饮食四宝。

下关沱茶

推荐指数:★★★★★

只要在西藏肉食乳饮待足三天,你就没法不想它。

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第一个把茶叶带进西藏的人,他的功德一定跟羊卓雍措湖的水一样多,而第一个把下关沱茶带进西藏的人,他的智慧应该跟青藏高原上的牛羊一样多。

再没有什么能比云南大叶种的甘凌醇厚,更适合肉食为主的肠胃了,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低氟健康。这杯茶不仅仅与饭后的消闲有关,对藏民来说“更是血,是肉,是生命”。

云南下关,这个从民国初年起,因为地理原因成为云南输送茶叶进藏的生产加工集散地,在一百多年前,并未想到它会与另一个民族的关系如此紧密。

牛心形状的“宝焰牌”紧压茶,这个在资源短缺时代,以严谨精良的工艺征服藏胞,常被放在佛龛中供奉的茶叶,也几乎成了“藏区专属”的沱茶。

无怪乎特殊历史时期,“宝焰沱”停产20载后,十世班禅还亲临下关茶厂,督促其恢复生产。十一世班禅还专门题字“世代茶缘、藏汉合欢”。

“舌尖上的西藏”,纵使有再多的牛羊舞蹈,终究要归于一杯茶汤的宁静。

这是这一次的“藏地观茶”之旅的饮食篇教会我们的事。

撰文:羊木错和纳卓雍措

○更多有趣有料的文章,请关注茶叶网微信(fjtea520、fjtea100)和茶叶网微博(@茶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