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星,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
李双星,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党。现任河北省衡水市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兼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党组。
任职以来,先后帮助152个贫困村发展棚菜种植,面积达23.6万亩,创造销售效益18多亿元,使6.7万名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被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李扶贫”。
信念上的“忠”与“诚”茶馆轻音乐经典歌曲,彰显出一名领导干部矢志于党、永葆先进的品格。这些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以过硬的作风强化落实,结合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努力在县域扶贫工作中探索践行从严从实要求的现实载体和有效举措,将“三严三实”本地化、具体化、实用化。坚持将每月的党员活动与扶贫干部志愿服务结合起来,落实本单位扶贫工作“十不准”要求与深入田间地头改进作风联动实施,开展严肃的生活与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统筹推进,切实打造百姓喜爱的扶贫队伍。李双星同志牵头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扶贫干部包村联户、重要项目专家咨询等制度规定16项,有效提升科学决策、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做人上的“官”与“民”,彰显出一名党员寓小我于大众的朴素情怀。李双星始终坚持一条板凳话真情,一心一意为群众,殚精竭虑抓扶贫,20多年来,在“官”与“民”的角色转换中改进作风、成就事业。一年365天中,他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不管身体状况、亲属态度,深入到贫困群众的田间地头、接待贫困乡村干部群众这两项工作占据了95%以上的时间。他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白天时间不够用,就利用晚上到贫困村讲学授课,“夜晚扶贫会”成为广大贫困户了解政策、掌握技术、赢得市场的致胜法宝。每年,在田间地头听过他讲课的干部群众超过千余人次。“白加黑”、“5+2”的优良作风和为民情怀,换来了扶贫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畅通了干部与群众间的沟通桥梁,赢得了民心。阜城县许家铺村民许福新说:“李主任做官不像官、讲话没架子,大家都相信他有办法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产业越做越大、财路越拓越宽”。
创业上的“实”与“新”,彰显出一名带富先锋精于干事、善于成事、敢于担当的无悔追求。坚持扶贫产业与创新扶贫机制有机结合,李双星将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好的设施瓜菜作为重点扶持产业,跟进实施具体帮扶措施。率先在阜城镇三里铺村进行“细胞工程”试点,两年时间内发展冬暖式大棚170多个、春秋棚230个,总面积达900多亩,使这个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一举成为户均年收入4万元的富裕村。李双星系统总结三里铺村成功经验,集中向贫困村实施推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亿多元,使设施瓜菜面积迅速扩展到20多万亩,6万多贫困人口真正受益如期脱贫。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先后推行瓜果间作、瓜菜间作等多茬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利用棚菜空间。同时成功引进推广了西瓜蜜蜂授粉、棚室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亩收益由四千元提高到两万多元。李双星积极探索推进发家致富的新形式、新途径,广泛吸引动员工商企业投资瓜菜产业,建立无公害瓜菜示范园区,引进规模企业38家,实现土地流转1.8万亩。为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李双星先后整合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了阜城现代农业协会,与北京新发地、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等25家超市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实施了订单销售和农场对接模式。
生活上的“抠”与“奢”,彰显出一名人民公仆既为民又干净的清廉本色。李双星常以“吾日三省、清正干事”为座右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处处体现一名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和清正品质。熟悉李双星的人都知道,他大方慷慨、乐善好施,把帮助群众、接济贫困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自觉习惯。阜城县王集乡前金村发展棚菜生产需要打深井,他自掏3000多元购买前期物资设备。但他对自己却严格要求,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多年来,他始终把扶贫款当作“保命钱”,从未乱花一分钱,即使在办公经费的使用上,也是能省则省、能俭则俭,大力缩减公务消费,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惠民处。
李双星始终坚持从严从实要求自己,创新务实抓好工作,深入基层奉献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具体标准和价值追求。这些年来,他先后被评为“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全省作风建设十佳典型人物”“百姓喜爱的好官”。他牵头创建的扶贫工作“细胞工程”“入户项目登记卡制度”等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
李万君,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党。现任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他是党的代表、高级工人技师、公司首席操作师。他被誉为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他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满腔的爱,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高级专家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同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转向架制造技术,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茶馆轻音乐经典歌曲。转向架是轨道客车的走行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稳定和安全。2007年,长客股份公司先后引进法国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技术等国外技术成果。如何形成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一个重要难题。以李万君为代表的焊接技术工人不等不靠,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在试制生产法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时,承载重达50吨车体重量的接触环口焊接成型要求极高,成为决定动车组列车能否实现速度等级提升的核心部件,也成为制约转向架生产的瓶颈。李万君在模型上反复演练、潜心研究,摸索出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型好、质量高,成功突破了批量生产的难题。这项令法国专家十分惊讶的“绝活”,现已成为公司技术标准。在李万君看来,想尽一切办法去革新和突破,是中国高铁产业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外国专家不能解决的运营难题,他却以卓越胆识挑起了“技术突围”的千斤重担。我国的高速动车组之所以跑出目前如此高的速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转向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长客股份公司从德国西门子引进了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技术,由于外方也没有如此高速的运营先例茶室平面效果图,转向架制造成了双方共同攻关的课题。李万君作为中方课题攻关的首席技师,以多重的担子也要挑起来的气魄,带领他的中方团队打响了“技术突围”的攻坚战,在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一遍又一遍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专家组以这些数据为重要参考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编制了《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在指导批量生产中解决了大量难题。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李万君也因在高铁制造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而赢得了“高铁焊接大师”的美誉。
勇敢攀登焊接技术的新高峰,他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创造“高铁焊接”的多个奇迹。李万君始终坚信“合格的党员要有追求、有思想、有创造。每一名技术工人党员,都要高度自觉,争当创新主角,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贡献力量。”他坚持立足岗位,勤学苦练,不懈创新,勇攀焊接技术新高峰,掌握了一整套过硬的焊接本领,同时拥有碳钢、不锈钢焊接等六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和国际焊接技师证书。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MAG焊、TIG焊等多种焊接方法,平、立、横、仰和管子等各种焊接形状和位置,也样样精通。他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的“新型焊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总结出的氩弧自动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和“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填补了我国氩弧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余万元。
让中国高铁技术始终跻身世界一流,他以韬光养晦的大智打造“大国工匠”的新生力量。“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万君常说,打造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需要千百万个优秀技能人才。他充分发挥一名优秀党员的引领作用,无私奉献开展技艺传承,培养带动出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优良的技能人才。2011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国家人社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5年来,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当家人,他一边工作,一边编制教材,承担大量的技能培训任务,先后组织培训近160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2000多项,并创造了400余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正是有了这一些技艺高超的焊接高手,既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同时也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王恩东,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党。现任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是浪潮K1的研发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曾担任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机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发表论文22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26项。
20世纪十年代,在高技术领域,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和闲置,计算机服务器就是其中之一,完全被国外品牌垄断。王恩东不信邪,他说“作为一名党员,我的目标是必须掌握高端服务器研发设计技术,一定要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服务器!”他凭借对服务器产业技术创新的执著追求和党员永不退缩、永不服输的精神,一次次激励着他攻破一个个技术难题。当时,国内找不到任何服务器样品和技术资料,在新加坡、香港等地,他将国外厂商废弃不用的小型服务器一遍遍拆卸,一遍遍组装,照着葫芦画瓢,终于弄明白原理,1993年,终于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迈出了中国服务器产业的第一步。
1996年,王恩东主持开发了山东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浪潮第二代小型机“浪潮SM3000系列小型计算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根本上改变服务器市场掌握在国外品牌中的局面。当年,国家“863计划”设立专项国产服务器推广和应用项目。王恩东作为这两个项目的负责人,仅用了5年,浪潮品牌产品占据国内服务器市场近50%份额,成为首家真正能够和IBM、HP竞争的本土服务器厂商,人们看到了民族品牌的曙光在熠熠闪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端服务器承载国家信息命脉基石,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电力、能源、水利、通信等行业,尤其需要大量高端服务器的支撑,但这个领域被国际品牌占据,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极大威胁。王恩东和他的研发团队,敢于超越自我,挑战极限,以永不服输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毅然进军高端品牌市场。2002年11月,浪潮集团在北京隆重启动“天梭工程”,吹响进军高端市场号角。在王恩东以及其研发团队的带领下,2003年4月,国内第一台高端服务器天梭TS20000在浪潮诞生,填补了国内缺少高端服务器产业空白。2004年,王恩东带领研发的“64位高性能服务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5月,王恩东带领浪潮服务器团队创造了中国服务器在商用智能计算(TPC-H)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此后,浪潮服务器先后六次打破世界纪录。
天梭的问世,使得国产机在高端商用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核心信息系统长期为国外产品掌控,严重威胁我国战略层面安全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十一五”规划确定了863计划重大专项——“高端容错计算系统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扎根浪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32路、64路高端容错系统。时代的需要,国家的使命,党的号召,再一次把王恩东推向历史的前台。
受命之后,王恩东带领400余位工程师,承担了国家“863”专项“32路关键应用主机的研发”。“在接下来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的研发团队几乎每天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每周工作6到7天,在一些关键节点上,通宵达旦也是家常便饭”,王恩东如是说,并以先锋模范的实际行动带领团体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不分昼夜、艰苦卓绝地努力,2010年7月茶室平面效果图,我国第一台全自主开发的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样机下线月的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2013年1月,中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应用主机——浪潮天梭K1正式发布,可靠性高达99.9994%,建立了完整的自主化技术体系,申请国内、国外发明专利130项,多项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具备关键应用主机研制能力的国家。浪潮成为全球五家掌握这一核心技术的公司之一,并成功实现在金融、能源、政府、军队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国产替代,为我国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4年,“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12月,王恩东当选服务器领域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王恩东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始终坚守着党员的信念与责任,坚定推动服务器国产化和自主创新。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才能为国家的高端服务器研发源源不断的培养并输送顶尖人才。这是王恩东的口头禅。他特别重视领军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创新研发体系为基础,创建了一支国际一流的高端服务器、存储自主研发团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截止目前,以他为技术带头人的浪潮服务器创新团队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9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41人,其中3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获得中组部等四部委认定的首批“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山东省十大技术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并荣立山东省政府集体一等功。
2013年9月30日,王恩东在向习、李克强等参加第九次中央局集体学习活动的中央领导当面汇报了我国高端服务器技术发展现状和浪潮高端服务器创新成果,得到了习总的高度评价。他以对党的忠诚、对中国服务器事业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长期从事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实现工作,成为我国服务器技术领域带头人和产业开拓者。
尼玛江村,男,藏族,1983年7月出生。2009年4月加入中国党。现任自治区昌都市交通运输局政工科副科长,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党支部。
2013年8月,昌都市交通运输局政工科副科长尼玛江村告别新婚的妻子,积极响应市委选派千名优秀干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工程的号召,主动请缨担任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党支部兼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队长。三年来,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深情,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让雪东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尼玛江村初到雪东村,面对的是雪东村一穷(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二散(村干部人心涣散)、三乱(各项工作杂乱无序)、四怨(群众对村干部工作怨气大)的窘境,甚至有村民取笑尼玛江村“这官不要当了,凭你这本事,根本当不了,你下来就是镀镀金”。但倔强的尼玛江村却说:“组织把这副重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我是一名党员,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退缩,决不能当逃兵”。到任的第一年,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了村干部和党员的情况,并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增强了班子凝聚力,逐步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三年来,共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24次、党员大会15次、党小组会议56次,上党课12次,使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有了明显提升。在他的带领下,雪东村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评定》、《村规民约》、《政务党务公开》等制度23项,规范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
雪东村是一个因山体滑坡而整体搬迁贫困村,人均耕地少,生产条件差,群众收入低。初到雪东新村,为了更好掌握村里的情况,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两样“法宝”:一样是惠民政策小册子;一样是他自己记录的工作方法和学习笔记。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聊农事,了解群众家庭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听取群众心里所想、所思、所盼。上任不到一个星期,就走遍了雪东村的山山水水、每家每户。三年来,他走到哪里就记到哪里,15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工作心得中,处处都体现着他对群众的关心和责任。
支部是群众的主心骨、是群众的领路人。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的现实,尼玛江村潜心研究市场行情,立足当地实际,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拓宽村级经济增收渠道,积极创办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的集体项目。在他的带领下,雪东村先后筹建了农牧民施工队,实现年增收50万元以上;成立绘画技能合作社,实现15名成员人均月增收5000元以上;成立劳务输出协会,实现人均月增收3500元;帮助群众申报扶贫36万元,开办茶馆、藏餐馆、面粉加工店等经济实体,先后解决7户家庭14人就业增收问题,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多方筹措资金38万元,建成石磨青稞加工厂,解决了5名困难群众就业,每年实现利润10万元以上;积极争取资金29万元,建成雪东村惠民家具厂,每年实现利润10万元以上。截至2015年底,雪东村共兴办经济实体7家,全村累计实现增收15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2000余元,村集体收入实现增收25万元以上。
雪东村群众富裕了,但尼玛江村并不满足。他认为,群众的生活宽裕了,但如果没有文明和谐的乡风,雪东村算不上真正的发展茶馆轻音乐经典歌曲。尼玛江村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在“村容整洁,村风文明”上大做文章。近年来,他积极协调落实资金170万元,为村里实施农村公路、桥梁、农田水利和经济林种植等惠民项目,带领群众新修了1500米的乡村公路,让村民住上了舒适、宽敞、明亮的住房,每家每户都修建了厕所;修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广场,村农家书屋有各类书籍近2000册;种植各类树木5万多株,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基本实现了绿、美、净、畅的标准,为全村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为抓好群众的法制教育,尼玛江村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和利用广播等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群众中营造了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大力推行“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雪东村和谐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全村不能有一户群众掉队”是尼玛江村坚持的信念。在一次走村入户的过程中,当尼玛江村了解到村里有7户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子女正在读大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后,他当场从自己钱包里掏出3000元给了贫困学生的家庭,随后他又多方争取助学金18000元;他自筹资金16000元帮助村里的5户困难群众发展生产,随后又协调扶贫资金4万元。尼玛江村先后4次深夜护送突发疾病群众前往市医院抢救,并为群众垫支医药费用;村里79岁的孤寡老人次曲拉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尼玛江村主动和她成为结对户,自掏腰包购买面粉、青稞、大茶和酥油等生活必需品,照顾老人生活,带老人去医院看病抓药,老人常常说:“感谢党给雪东村派来这样一位好,尼玛比儿子还要亲”。
如今的雪东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了从过去“搬迁贫困村”到如今“标杆示范村”的华丽转身。雪东村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驻村工作队、全区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生态文明村、昌都市“平安富民强基模范”村。尼玛江村同志也先后获得自治区强基惠民活动先进驻村(居)工作队员、昌都市首届“十佳青年”、昌都市最美选派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被授予第十二届青年五四奖章。
冯翠玲,女,汉族,1964年4月出生。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党。现任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她真抓实干、亲力亲为,既秉持原则,又务实创新,用扎实的工作业绩做到“本土”与“外籍院长”的完美结合;她罹患癌症,仍坚守岗位,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想教师们所想”,成为 “国际大家庭”的“稳压器”;她甘于奉献、春风化雨,关注、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大学生们最爱的“党员妈妈”。在平凡的岗位上,冯翠玲默默地履行着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天津大学药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天津大学在新时期的国际化试点学院,75%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院长由外籍华人或者外国人担任。由于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差异,中外多元文化的冲撞融通一直存在于该学院。2003年,冯翠玲受命担任院,组织上不仅希望她能够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粘合剂”,更希望她在支持配合“外籍院长”推进学院发展方面“掌好舵”。
首任院长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我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于长期在美国工作生活,他对国内大学的有些做法不理解。在沟通中茶室平面效果图,冯翠玲既坚持原则又注意方法,始终做到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最终赢得了院长的认可:“在冯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党人的风格”。
2013年6月,天津大学聘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理学院教学院长、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知名专家杰伊•西格尔为药学院新任院长。他上任不久提出,要在天津大学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分子设计中心。冯翠玲意识到,这是药学院重要的发展契机,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长的工作。她想方设法推动学院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执行力让学院决策“落地”。2013年整个暑假,冯翠玲没有休息一天,在学院实验室改造的工地上与工人协调方案,协调施工。当崭新的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展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开心地笑了,她却悄悄地哭了。
其实,2001年12月,冯翠玲就查出有恶性肿瘤,10年后,被第二次检出肿瘤。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每次化疗,她都选择在周五,为的是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两天后,周一能够继续工作。她没有因化疗时强烈的呕吐而倒下,头发、眉毛掉光了,她戴上假发上班,她脸上洋溢的热情没有让任何人看出她是一个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西格尔院长说:“党的很重要,她是我的忠实的合作伙伴!”她为学院发展扫除了观念上的冲突和障碍,让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高校“思想”的领导下“软着陆”、“生根安家”。
高校是各类交锋的前沿阵地,做好思想工作事关宏旨。冯翠玲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药学院原来只建有一个党支部,教工和学生党员在一起开展活动,很不方便。校党委批准改建党总支后,冯翠玲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组建了教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多个党支部,选好配强支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她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引进、选聘优秀党员青年教师,积极推荐党员教师担任外籍教授的科研助手,让党员成为了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作为党组织,冯翠玲从不高高在上,而是教师们的“贴心人”。为了使教师们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涉及到医疗保险、住宿、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甚至夫妻吵架这些事情,都一件一件记挂在冯翠玲心头。一名比利时籍教师到校任教之初,冯翠玲帮他联系到国际教育学院学习中文,融入中国文化。后来,这名外籍教师娶了一位中国妻子,冯翠玲还为他张罗了温馨的中式婚礼。
“”这个称谓对冯翠玲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她每年主持全院教师的年终奖绩效考核,亲自逐一核算后将方案发到每位教师的邮箱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院所有人都知道冯翠玲“工资条”上的数字。她对于实验室以及学院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让人心服口服。学院刚组建时条件有限,冯翠玲就和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毫无怨言。对学院每位老师,冯翠玲给予充分的尊重,学院每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她都会组织大家热烈讨论,广泛听取意见。
在教师们眼里,冯翠玲是这个国际化大家庭的“稳压器”,许多人的负能量和压力都会转嫁给她,而她却从没有过着急发火。学院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冯翠玲的心血和汗水。
教书育人,立德为本。作为党组织,冯翠玲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应尽职责,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钮扣,被学生们称为“党员妈妈”。学院中有一名本科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经常缺课,学校下发了试读通知书。冯翠玲没有放弃这个孩子,与家长、任课教师、同学多次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和表现,分析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打电话不接,就到宿舍等;宿舍里找不到,就去网吧里找。一次又一次尝试,一遍又一遍谈心,这名学生终于回到课堂,如今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
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冯翠玲和年轻辅导员们一起报名参加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资格考试,参加培训班时,她是年龄最大的。
冯翠玲说,“培养人才是教师的责任,学院的一切要以利于学生成才、让学生受益为根本目标。”如今,这个理念也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她还注重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精心安排党课内容,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思想受到教育,境界得以提升,培养对党的感情。为了保证学生质量,她坚持亲自与每一名新发展的党员谈话从未间断。三年来药学院共发展员101人,使学院本科生党员由原来的5.5%增加到22.6%,研究生党员由原来的32.6%增加到41.7%。
冯翠玲用坚韧、包容、勤奋,诠释着一名党员的信仰与坚守;她用党性、敬业、服务,树立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榜样。迎着困难上,见了荣誉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纪律意识在冯翠玲这名普普通通的党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傅企平,男,汉族,1948年12月出生。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党。现任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滕头村。
多年来,他以“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与时俱进、求线平方公里的千人小村打造成为践行“两山”之路、建设美丽乡村的全国样板村。2015年,滕头村实现生产总值90.7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6万元。村党委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被评为省为民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当选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代表。
他是一个拥有先进经营管理理念、过人胆识和敏锐头脑的创业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农民纷纷退包土地、进厂务工,出现了“田里草越长,家里钱越多”的怪象。时任村党支部的傅企平,提出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案。消息一传出,村民们纷纷摇头,但他第一个站出来,“我承包50亩地,把最差的田给我”。在其精耕细作下,50亩田地当年收入万元有余。这一年滕头消灭了抛荒田。
接过的担子,傅企平陷入了苦思,村集体企业发展放缓,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他深研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改制村属企业:凡宜集体经营的,推行目标管理;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对小型微利企业,进行兼并、租赁转制。三招“组合拳”,助力村办企业再度腾飞。
在完成工业经济的“二次点火”后,傅企平开始了滕头旅游经济的“首次创业”。“发展旅游,让人们掏钱来看滕头美景”,这个在当时受到冷嘲热讽的构想,成为他的执着追求。经过深思熟虑,他带领村干部到各地考察学习、10余年苦心经营,“连锁滕头”的发展模式横空出世。总计10多万亩的苗圃基地遍布全国;主打园林品牌的生态酒店进驻各地;独具滕头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纵深挺进……如今的滕头已成为国家5A景区和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接待游客1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2亿元。
现代化的新农村到底该怎么样?这是傅企平考虑最多的问题,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喧嚣的“都市圈之美”,还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地平线之美”,他选择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滕头有条人人皆知的“宪法”——生态立村,效益再好的项目,如果要破坏生态环境,就不准进入。为坚守这一原则,傅企平倡导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环保委员会,十几年来“一票否决”了50多个高收益项目。2001年3月,他偶然得知邻县拓宽公路,计划砍掉原公路两旁的500多株香樟树,随即连夜驱车把这批树“抢”了回来。“人舍我取有大智”,这批香樟树在滕头业已茁壮成长,“深夜救树”也成了滕头人的美谈。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这样的江南田园美景,才是生态村该有的样子。”傅企平笑着说道。绿树葱茏、百鸟和鸣,屋舍俨然、人居和乐,宛若世外桃源的滕头美景,得到了亲临视察的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2008年,滕头村从全球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入选乡村,“一个了不起的村庄”正在让城市越来越向往。
“这里的党组织过得硬,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来过滕头的各级领导如是评价。党组织的威信源于村党委强村富民的本领和全心全意为民谋利的传统。傅企平甫任,就提出了“三先”原则,“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首先做到”。后来,他又提出了“三不”原则,“村干部不住最好的房子,不拿最高的工资,不多占股份”。现在,滕头村民都已入住了小康别墅或生态公寓,傅企平一家仍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房子里。
2015年3月,宁波市委组织部制定实施基层党组织固定生活日制度。傅企平当即提出,“过好党内生活,为的是老百姓过更好的生活”。每月25日,他总会交给党员一项紧贴群众生产生活的任务,“说说村民身边的烦心事”、“服务村民你能打几分”、“五水共治•治理水环境”、“党员家庭户五带头”……一次次党内的生动教育,营造了党员为民服务的生动局面。“保洁专员”傅德明寒冬下水清理河道垃圾、“护绿队长”傅永潮一心专注花木种植养护、“工程指挥”于卿为赶工期啃馒头宿窝棚、“后勤管家”董幼芬哪里需要哪儿有她……“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早已成为全村党员的共同信念。
“一村富不是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在傅企平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景——以滕头村的发展带动周边村一起走上“富裕路”。2015年5月,在宁波、奉化两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傅企平主动联合周边四村成立区域党建联合体,立足滕头党建、经济、生态、民生的发展优势和辐射功能,通过区域组织共建、事务共商、党员共管、阵地共享、服务共推,实现村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路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乡村旅游的“六图合一”,进一步拓宽了“强党建、促发展”的功能外延。区域党建联合体成立当天,塘湾村党支部汪仁义激动万分,“今后,塘湾这个小舢板,终于可以靠上滕头这艘航空母舰了。”
一年来,傅企平满腔热情投身区域发展,以召集人身份主持召开12次区域党建联席会、30余次协调会;派出3名党委委员与周边村干部结对,安排4名周边村后备干部到滕头挂职学习;联动开展“治水护绿”、“项目保障”专项行动,共同举办文化巡演、文体竞赛活动;大力推动区域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帮助各村发展订单农业、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产业;合力推进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设、肖桥头村旧村改造、青云村古村旅游等重大项目,区域党建及各项事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站在滕头区域“五联五促”合作共建手绘图前,傅企平说:“我们抓区域党建、强区域经济、带区域发展,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修井107队组建于1982年,现有员工28人,其中党员9人。建队以来,党支部自觉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树立“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理念,以传统为根,以创新立本,以文化塑魂,建设了一支“作风顽强、技艺精湛、服务优良、堪当重任”的铁军队伍。获得中央企业学习型班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金牌五连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等荣誉120余项,被大庆油田命名为“英勇善战的修井铁军”。
依靠传统教育锤炼铁军品质。针对井下作业野外倒班的艰苦行业特点,党支部坚持开展“进107门,做107人,创107业,铸107魂”入队教育、“讲传统、忆队史、话发展”传统教育和“服务油田稳产,保障油田平安”的使命教育,组织员工亲自动手建立荣誉室,引导员工弘扬“身穿冰结凌,风雪吹不进,干活出大汗,北风当电扇”的优良传统,培养以苦为乐、坚韧不拔的作风。
依靠典型引领内生铁军动力。党支部始终把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采取“深层次挖掘、人性化关爱、形象化塑造”等多种方式对典型进行强化培育,把“学模范、扛红旗、站排头”的进取精神,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血液里,使典型个体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倍增的群体效应。近年来,先后涌现出新时期“五面红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传利等省部级劳动模范26人。
依靠责任担当彰显铁军作为。作为大庆油田唯一一支专业化应急抢险队伍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党支部坚持以“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为信条,教育引导员工牢记誓言,勇于担当,针对不同井型和工况,归纳总结了两大类16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了11个步骤、62种应急处置程序,每年组织全队员工开展防喷演习和模拟实战演练40多次,练习拆装井口螺丝等精细环节上万次,筑牢了实战基础。几年来,队伍先后完成了升深2井、徐深8平1井、方402井等21口应急抢险任务,赢得了“疑难井的杀手、气井故障的克星”的美誉。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油城惊魂》为题,报道了修井107队惊心动魄的抢险事迹,塑造了大庆油田修井铁军的良好形象。
党支部始终把提升员工素质,保持行业领先作为根本,着力打造修井“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专业化推广”基地。
搭建载体育人才。党支部围绕“做知识型修井人,创学习型修井队”工作目标,形成了“五个一”、“传帮带”、“全精准”等系列岗位练兵培训法,切实打牢每个员工的基本功。同时,设置“特色班组”、“一日班长”、“岗位见习”等平台,帮助青工快速提升各种能力。近五年来,先后为兄弟单位及上级机关输送各类人才57人,其中小队长14人,占所在大队30个一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修井人才培养基地。
苦练内功提能力。党支部围绕“攻克修井难题,保障油田稳产”中心任务,树立“完善在用技术、储备先进技术、研究尖端技术”三位一体工作思路,开展了基本功训练、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并成立攻关小组,设置攻关课题,切实提升了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多年来,先后研发推广了捞、磨、倒、铣、套五大系列12项工艺,300多种工具,创出了油田大修队伍“第一个采用侧钻井技术、第一个实施电泵井打捞、第一支进行气井施工、第一支进行水平井大修、第一个开展套损区块综合治理”的“五个第一”,累计修复各类井1022口,恢复产油33.6万吨。
探索实践搞改革。在大庆油田开展管理提升推进专业化改革进程中,作为首批实施专业化试点小队之一,党支部围绕部分员工思想上不理解、方法上不适应、结果上不认同情况,开展“三会两学一延伸”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改革创新动员会、立标对标座谈会和先进装备研讨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行业标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将国内外成功经验延伸到每一名岗位员工。同时,推行了“操作机械化、装备电驱化、功能集成化、施工清洁化”四化模式,陆续破解了一系列矛盾困难,改变了油田30多年的修井施工模式,为专业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理念引领,强化铁军追求。党支部坚持用文化育队塑魂,促进管理提升,先后提炼形成了“时刻准备着: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107队队训,“施工技术零缺陷、施工环节零缺陷、施工方案零缺陷”的服务理念,“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风险、班组无隐患、小队无事故”的安全理念,以及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具有小队特色的文化。小队实现33年无安全责任事故,成为油田修井施工免检单位,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习惯养成,塑造铁军形象。党支部提出“三个整体”支部建设思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严格执行小队干部“每日碰头制度”、“集体决策制度”等系列制度,保证思想合拍,步调一致。积极推进管理,对党务队务及时公开,充分听取员工意见。推行“一亮四不离”工作惯例,即“挂牌亮出党员身份”,做到“应急抢险不离火线、节假日不离井场、关键环节不离岗位、无特殊情况不离小队”,创办“井场业余党校”“星级党员示范岗”,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
亲情关爱,凝聚铁军力量。党支部建立并实行了员工思想分析制度茶室平面效果图,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修井通APP、“框架传媒”等新媒体开展思想工作,及时掌握和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针对员工常年在野外施工的实际,为了让员工工作放心、生活舒心、家里安心,党支部坚持服务员工“投五情”,排忧解难“六必访”、“四必到“,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使员工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福鼎赤溪村是一个畲(shē)族行政村,全村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群众802人,党员44人。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反映赤溪村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由此开启了全国性扶贫开发工作,赤溪村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
三十多年来,赤溪村党总支始终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坚持“四强四引领”党建扶贫工作,把组织优势化为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化为攻坚动力,团结带领汉畲党员群众走出一条“生态立市、旅游富村”的脱贫致富路,先后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3649元,村集体收入32万元。
治穷先治“愚”。过去,由于赤溪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观念守旧,“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村里引进项目往往因为触及村民短期利益而搁浅。为此,党总支在村干部中开展“赤溪村的优势在哪里?”“我们如何摆脱贫困?”“当村干部为什么?在任干什么?卸任留下什么”等系列主题大讨论,并先后3次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80多人赴温州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要钱要物不如要发展要项目”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初步形成了走“生态立村、旅游富村”的发展路子。
“扶贫先扶智”。针对村民缺乏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技能等问题,村党总支争取省诚信促进会、老区促进会以及在外乡贤的资助,筹资200多万元改善村办学条件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目前全村群众高中以上学历占24.8%,其中大学生近70人。立足旅游市场和村民就业需求,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和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依托农民文化学校、福鼎市职业中专赤溪分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村民提升就业创业技能,解决群众“想干不敢干”、“敢干不会干”的问题。目前已实施和正在培育的大学生创业点有5个,创办2家企业。返乡创业大学生党员杜赢,回村筹资创办了村里第一个茶叶加工厂,2015年该茶厂净利润达40多万元。
“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村党支部强化核心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村集体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84年的零收入、166元提高到2015年的32万元和13649元。
强化班子带富。村党总支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9名村“两委”成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的5人占55.6%,其中大专以上3人,返乡创业大学生1人,经济能人有5人占55.6%。坚持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先后把5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9名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6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使党员成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标兵。总支杜家住从小就穷怕了,经过自己的拼搏创业,成为村里的淡水鱼养殖大户,年收入达10万以上。党员杜家剑和畲族群众钟品灼等回乡创办福鼎市赤溪鼎煜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茶室平面效果图。
优化组织领富。村党组织采取“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的形式,与万博华、鼎煜等旅游公司、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实行组织目标管理和骨干设岗定责,将小流域治理茶馆轻音乐经典歌曲、环境整治等27个发展项目分解落实到8个村级各类组织,由24名村企党员自愿认领旅游发展服务、科技服务指导等8个岗位。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合作经营万博华、耕乐源和杜氏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19.7万元。2015年3月,成立赤溪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规划指导全村的旅游、生态农业、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收取公共服务费用,并投资建设停车场、农家乐等设施,预计到2018年可实现村财收入100万元以上。
村党总支通过实施人口聚集凝内力、抢抓政策优势增动力、引进项目企业借外力,全方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把赤溪建成群众宜居又宜业的幸福家园。
早在1994年,党总支就将实施人口聚集工程与实施“造福工程”结合起来,将下山溪自然村88名畲族群众整村搬迁到中心村。此后又有12个自然村乘着“造福工程”的东风搬至中心村,中心村人口规模从原来的300多人发展到1500多人,水、电、路、通讯、学校、卫生所、敬老院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村民彻底告别以往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2012年以来,村党支部抓住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及福鼎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的契机,立足资源优势,调整发展定位,实施“旅游扶贫”“旅游富村”战略,规划建设“闽东畲族风情生态旅游村”,引进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和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实施了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将村庄打造赤溪村“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缘山近水”的美丽景观,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群众也通过从事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及相关服务业拓宽了增收门道,实施脱贫致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党总支坚持“六要”群众工作法,建立以“干部问事、议事、分工办事、公开诺事、跟踪督事和考核评事”为内容的“六事”制度,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事务,实现党务村务在阳光下运作,每年群众评议满意率均在95%以上。同时建立村便民服务中心、党代表工作室,实行村“两委”干部轮流坐班制、定期走访制,党代表联系普通党员、群众制度,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等,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联系、服务、帮扶工作。党总支还每月定期主持召开村企联席会,共同研究协商解决新村建设、企业发展、用地用工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村企和睦共处、互助共赢的良好环境。2014年12,万博华旅游公司建九品香水莲观赏基地,部分群众担心利益受损,不愿将土地流转,导致项目建设受阻。村党支部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村企联席会议,与涉及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终促成莲花池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