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蒙山千年茶文化

  2024-06-17 15:02          0

  西汉仙茶植圣山

  三月,烟雨蒙蒙的蒙顶山茶树已发出第一批新芽,通常人们称之为“明前茶”的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采制。

  据古代《天下大蒙山》碑记: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吴理真就在蒙顶山种下了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

  沿着蒙顶山有青苔的石阶而上,穿过石牌坊,绕过麒麟石屏风,湿漉漉山崖边有“甘露”、“古蒙泉”等文物古迹。“甘露”意取:西汉甘露三年(公元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栽培野生茶树的记载。西汉“甘露”年便成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植茶年代。“古蒙泉”,相传为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又名“龙井”,此井有盖,雨不盈,旱不涸,并侧立有“古蒙泉”和“蒙泉”两碑。

  古人还传说,吴理真种的茶“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脉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其上,凝结不散,谓曰仙茶”。吴理真种下的七株茶树被称为“仙茶”。尽管这是个传奇故事,但在绿茶之饮成为健康潮流的今天,会因为茶之有“仙”而倍感茶之灵气。再现“皇茶采制大典”

  蒙顶山上最具文物价值的,大概要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正式命名的“皇茶园”遗址。山间的晨雾,幻化成蒙蒙细雨,浸润着古老的青石栏和“皇茶园”石碑,石栏内的茶树更显郁郁葱葱,这12平方米的茶园便是仙茶之地,并成为特制贡茶之茶园。

  蒙顶贡茶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到清,一千多年里,岁岁入宫,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清代,蒙顶五峰被辟为禁地,吴理真的七株茶树被石栏围起,辟为“皇茶园”,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