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几个人是最好?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答案,我们看看古人怎么说。
黄庭坚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六七人是名施茶。看起来各有妙处,但如果了解中国的文化,会知道,这里面是有差别的。
在中国的传统中,“神”不是一个随意可用的判语。无论是书画诗词,能称得上神品,是一种最高的评价,意味着合于道妙,超出人力,所谓“下笔如有神”。画论中有“神、妙、能”三品,后人又加了一个逸品,不过那是指创见,对好的东西的评价顺序,在唐宋时期,“神”还是第一位的。
二人得趣,有点类似画品中的“妙”,当然这二人得是具有一定品味的茶友,于品茗中会心,可得乐趣。而三人得味,就类似画品中的“能”了,能是什么呢?就是还算ok,大概意思到了。这里面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别。如果我们品一款葡萄酒,那就是品味了,几个酒评师对口感打分,分得很细致,“得味”。但是在中国的品鉴文化里,不管你这个评分有多细致,都只是个“能”,是一个基础而已。
这我们有点不理解了,品鉴难道不存在积累?那些不懂品鉴的不算了,如果懂品鉴的,岂不是群策群力,多多益善?怎么会是一个人最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品鉴并不只是由数据构成,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个人的时候,固然在知识的层面,个人经验的层面,是有局限的。但一个人的时候,面对的是整个宇宙人生,或者说对于宇宙人生的本体,是有一个通道的。通过这样一种印契,个体实际上突破了个体的局限,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而随着人数的增多,人们语言交流的频繁,看似知识增加了,但这个通道却逐渐逼仄,乃至封闭了。
无论释、道、儒,真正的修行或者成就都是个体内在完成的,当然也会有老师指点、同道交流,但成就却绝不是大家开研讨会讨论出来的。对于现在这个商业社会、信息社会,这种古老的方式我们会有陌生感,但仍然值得尝试,他不会带来知识、以及相关的权力与利益,但是能带来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幸福的。
黄山谷的这番高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对于山谷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个时代本身就是这样一种氛围,禅宗尚有大量高人,理学也方兴未艾,人们的追求自然指向一个纯然而深刻的层面。
关于品鉴,后人也有类似的说法,比如明代张源的《茶录》中说:“饮茶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细心的人可以看出差别,张源认为二客是“胜”,三四人是“趣”,比起黄庭坚(注意黄说的是人,这里说的是客),显然对众人品茶的评价更高了。只是对人太多还是不赞成的,因为七嘴八舌会破坏气氛。这里面也是中国文化的流变,明代不乏名士雅客,但对内心的体悟,生命的境界,和宋人还是有差距的。
好事者不禁要问,那现在呢?是不是不入流了?我觉得也不要太悲观,明人还是够得着的,大家不要太喧闹,品茶先要得其味,这个慢慢肯定能做到。其实目前中国人收藏的审美也是如此,瓷器,家具达到明人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但能不能再往深里走,这个,看因缘了。
来源:茗寿堂
作者: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