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寻常才是境界,普洱茶文化寻常了,是因为普洱茶文化里的那些奇闻异事,奇谈怪论,奇风异俗,如今都不奇了。连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
普洱茶文化这十年的轮回真是精彩!
十年前,普洱茶还是一种文物。即使那时已经开始有人呼吁它是一种文化,但因应之者太少,它还是更近一种文物而不是文化。文物,是一种文化丧失生命力之后的一种物质象征物,与日常生活早已脱离干系,因为最适合它们呆的地方就提博物馆和各种私人的收藏库房。那是许多最有想象力的人都很难想象得到,普洱茶文化会有后来的光景。短短四五年时间,本来已濒临死亡的普洱茶一下子惊人复活,大红大紫,风光无限。一时间,天南地北,男女老少,人人都普洱,有谁不普洱,他就仿佛不是这个星球的人。正因为人人都普洱,谈论普洱茶成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于似乎,舞文弄墨的少开始鼓捣普洱茶文字,好像不那么鼓捣一下,就显得自己没文化,管他懂普洱还是不懂普洱,普洱茶的文章是要写的,书是要出的,热闹是要凑的。如笔名这种当时对普洱条压根不感冒,边都不沾的人,都被别人掇着参加了一本普洱茶书的编著,一不小心,就弄出10于万字。老实说,笔者眼里,那些文字,全都是胡诌的,与垃圾的距离可能比与普洱茶的距离更加接近,可是,,据做书人炫,那本书出来后竞然卖得很好。好到什么地步呢?晕!竟然有段时间卖脱销!
如今,那股鼓捣的热潮消退了,写普洱茶文章,出普洱茶书的人少了,甚至笔者有时候约普洱茶稿,都不那么容易了。一个电话过去,原来一天能写几篇茶文的人,现在告诉你没空。这还是比较客气的,不客气的就回你一句:现在还写普洱茶文章,又不是吃多了撑?这是文字上的事,喝茶上的事,也寻常多了。再也没人请你喝一款茶,神秘兮兮的,让你猜这是哪儿哪儿的茶,藏了多少年多少年的茶。大家不过就是喝茶,偶尔说一句,这茶真好或者这茶一般般嘛。
如今,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没人挂在嘴上了,贡茶进京没人挂在嘴上了,越陈越香没人挂在嘴上了。普洱茶界那些各色各样的风云猛人也没人挂在嘴上了。甚至普洱茶文化,也没多少人挂在嘴上了。
就是说,普洱茶的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变寻常了。
寻常了真好!寻常下来了,就开始有境界了。
如笔者,某日在某友家里喝茶,喝着喝着,某冒出一句,这是哪里茶?怎么有股某某香?朋友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这确实就是某某山的茶。以前,某不懂茶,没少受那位朋友的奚落。吃惊的不只朋友,还有某人自己。某自打十年前、二十年前起,就对茶不感冒,从没留意喝的是何等茶。可是经过十年的被普洱,竟然无意之中也喝出了那么一点境界,不知不觉间竟然变成了至少有十年普洱茶龄的一个老普洱。如今,某不谈茶,看一旦谈起,虽不能说语惊四座,但至少比十年前有些底气,即使会离谱,但再不会那么离谱。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普洱茶在某心中,已经成为寻常物事。
普洱茶寻常了,是因为原先许多奇奇怪怪的普洱茶知识,如今都成了常识。竟然成了常识,那就人人都知道,再没有炫的价值了。
普洱茶文化寻常了,是因为普洱茶文化里的那些奇闻异事,奇谈怪论,奇风异俗,如今都不奇了。连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茶文化这样的论调都许多人认同,不再奇了。普洱茶文化由"云南突然冒出来的一种茶文化"(当年对普洱茶文化不以为然者语)变成如今的一种寻常茶文化,那些关于普洱茶文化的基本信息、核心信息,如今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寻常知识,普洱茶文化,真的没有必要故意不寻常了。
普洱茶寻常了,说明普洱茶真正活着了,再没有进入博物馆的必要,甚至也没收藏的必要。收藏那么多干嘛?家里的普洱茶喝几年都喝不完了。还是寻常地寻着茶吧,喝着茶吧。
寻常事一种境界,一种风轻云淡的境界。如今的普洱茶、普洱茶文化不是用来谈的,而是用来喝的,用来生活的,用来体悟的。这是普洱茶真正的价值所在,在寻常中,心无增减,事无短长。
经过了那么多风雨晴晦,如今,普洱茶终于寻常了,那是一种大境界。甚至可以说,这是普洱茶文化十年来的大成就!
何以故?寻常不易啊!
一小僧问师:“来世是做什么?”
师曰:“东家做牛,西家做马。”
小僧:“哈哈,东家做牛,西家做马,有何受用?”
师曰:“相识满天下啊!”
修炼一生,去做牛马?无妨,相识满天下,这种境界,真是寻常到家了!但又有谁敢说,这不是大境界呢?(雷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