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到了雨水节气,全国多地却飘起漫天白雪。雪景正美,围炉煮茶,可谓再浪漫不过。但要围炉煮茶,风炉必不可少。我们今天就说说风炉。
风炉也叫凉炉,专为事茶而设。它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炉内有厅,可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铁质的器具用于承接炭灰。
风炉的历史要追回中国的唐朝,第一个称为风炉的器物,或是唐代陆羽亲手做的。
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又说:“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据说,风炉在日本被视为珍品,兴盛则是因为明代的隐元禅师。
隐元禅师于1654年到达日本,一行有大批的中国僧众。他们把明代的绘画、书法、陶瓷器、印刷技术、制茶法、普茶料理(精进料理)等中国文化也同时传入了日本。
这其中就有使用明代的紫砂茶罐、明代的茶碗等冲泡茶叶的“煎茶”。
在日本煎茶道最盛行的时期,曾大量进口过中国的风炉,后来,中国传来的风炉宝物逐渐失传。
但是,日本茶道中的一些风炉仍保持着中国古式风炉的样子,被完全精心地继承保留和发扬光大并推崇至今。
无论中国功夫茶,还是日本煎茶,都讲究“活火熟汤”,按照这个要求风炉不断改良,发展至今。同时,为了满足随处汲水烹茶这一要求,风炉也不断趋向于轻便。
历代以煎茶为主题的文人画,不乏风炉煮水的画面,展示了一幅幅士大夫汲水烹茶雅集的生活情趣。
山中竹林深处,清溪旁、凉亭中,诗人独坐一隅,长袍飘飘。小茶僮在炉中燃起柴火,蒲扇轻摇、青烟缓缓,带着松脂香的烟火气息弥漫山间。仿佛透过泥炉就能清晰感受到沸水与茶相遇时,茶叶的极致舒张与茶汤的清新绵长。
■实用日常
1.选炉子,炉膛一定要深,才可放足够量的炭。
2.炭要充分引燃,以炭通红且表面有白色炭灰为引燃标志。烧第一壶水,加水量要是泡茶容器的2倍。
3.每次加入的水,控制在下一道茶汤需要的用水量即可。
4.在第三道茶汤之后要观察炭的燃烧情况,即时抖落炭上的白灰和增加新炭,且及时清理炉里的炭灰。
5.炉腔内的透气孔一定要保持畅通。
6.若要火特别旺,可借助炉扇。
■注意事项:
1.使用时一定人不离炉。
2.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
3.使用机制无烟炭最宜,果木炭也好,荔枝炭、龙眼炭等依兴趣而用。烧烤炭不可。(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