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网网讯:一、 前言
茶是中国的国饮,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中国人早在汉朝,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在唐宋年间,我国茶道达到第一次高峰,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同时期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还有韩国的茶礼,其形式与日本茶道相似,基本是对茶的冲泡和品饮,。中国的茶道早于日韩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
受到大陆茶文化深远影响的还有将现代茶艺推向高峰的台湾。
二、台湾茶业概况
根据文献记载,茶在台湾的出现,最早应可追溯至西元17世纪以前,原住民便已有採野生山茶制茶饮用的习惯。但真正整体茶业的兴盛,则主要还是18、19世纪间,由来自中国的移民如柯朝、林凤池、张迺妙与张迺乾兄弟等从福建一带逐步引进茶苗与技术,于台湾北部瑞芳、木栅与中部鹿谷冻顶山一带开园植茶、制茶之后,19世纪中叶,来自英国的茶商约翰杜德的宝顺洋行首度将台湾乌龙茶引介至海外并获得巨大成功与口碑后,正式展开了台湾百余年以外销为主的制茶史。台湾茶从乌龙茶、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包种茶、包种花茶不断变化,以迎合海外市场的需求。日治时期,在日本当局与茶商三井公司的刻意培植下,更从印度阿萨姆引进茶树与制茶技术,大规模发展红茶产业;至1930年代,红茶正式超越乌龙茶,成为台湾茶业主要重心之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此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百废待兴,外销红茶市场衰退,业者再先后引进中国炒青绿茶以及日本蒸青绿茶技术,开始生产绿茶与煎茶以供外销。
三、茶艺概念的提出
1948年5月,被誉为“战后台茶之父”的吴振铎教授接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所长,除主办评茶及制茶试验工作外,全力策划茶树育种业务,并兼茶业分公司各厂的眉茶生产总督导工作。直到1970—80年间,外销萎缩,台湾茶尝试转型为内销,并举办茶质评比与各种推广活动,带动全民饮茶风气,也使球型乌龙茶以及近年来的高山茶蔚成台湾茶主流。时逢台湾整体经济与生活水准起飞时刻,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享乐有了新的探究与追求兴趣,现代茶馆纷纷新起,也就在这一时期,台湾提倡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是把日本茶道搬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要民众很快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
换言之,“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70代的台湾,自此之后,“茶艺”一词才被广泛接受,而且也传播至港澳和大陆。当年许多茶人纷纷对“茶艺”发表自己的看法。《茶与艺术》杂志的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入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 当年的茶协秘书长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盏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的美,欣赏茶艺之美,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陆羽茶艺的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茶叶的冲泡过程不只是把茶叶的品质完美发挥的技艺,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借着泡茶、品茗的过程,因为必须专心一致才能将茶泡好,才可以体会茶的境界,而且要有秩序才能表现美感与主客良好的关系。结果达到修身养性与敦睦人伦的社教功能。”
笔者认为,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 “茶艺”与“茶道”是两个内涵有别但却无法分开的概念, “茶艺”是“茶道”的载体,“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无论何种茶道思想都必须在品茗中实现。
四、现代茶艺馆的努力
当年茶馆经营者面临有三大难题,一是潮汕的功夫泡在台湾的“清茶馆”和“茶桌”被称为老人茶,一般年轻人很难接受。二是日据时代,台湾的“茶室”是风月场所,70年代初台湾咖啡厅的“纯吃茶”是色情行业。三是政府当局并不允许茶馆的成立。
台湾的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于沿海的福建、广东,诸如漳州、泉州、潮汕地区,现在的台湾南部就有一个潮州乡。台湾的饮茶习俗也沿袭了闽南潮汕地区以乌龙为主体的“功夫泡”。1949年后,因政治形势,大量的各省分的大陆人到了台湾,这些新来的同胞被称为外省人,他们喝茶的习俗各有不同,大抵以绿茶为主体,并不适合完全用潮汕传统的功夫泡法来表现,因此新的泡茶技巧应运而生,创新和推广的责任也落到了茶艺馆的身上。每个茶艺馆为了吸引各界爱茶人士,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自由的特色。比如当年的紫藤庐茶馆,以文化气息浓厚而闻名;五更鼓茶馆和传统戏曲相融合;陆羽茶艺以茶艺教学为主;逸清茶艺不余遗力的推广现代陶艺;笔者经营的清心茶坊则以主推台湾高山茶和国乐现场演奏。每家茶艺馆因经营者的背景之间的差异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组成联谊会后,经营者之间互相观摩切磋、交流心得,使茶艺的理念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到茶艺馆品茗学习渐渐成当时台湾人的一种风尚,特别是吸引了一批一批爱茶的年轻人。
1974年,台湾行政当局为了改善社会风气而颁定的措施,台内警字第583427号函:遏阻社会风气措施内容第四点“非特定营业之咖啡室、茶室、纯吃茶一律暂时禁止新设、迁移及扩大营业场所。”因此,凡是与茶有关设有座位供认饮茶的场所一直不准设立,领不到合法的执照公开营业。笔者当年经营的清心茶坊领的是茶叶贸易公司的执照,上面还加注了“不准设座品茗”等字样。
当时,只要是开茶馆的茶人几乎与笔者有同样的遭遇和困扰。约在1977年,由蔡荣章先生等人成立的“中国功夫茶馆”——这可能是台湾首家现代茶艺馆,也在经营半年后由于取得证照困难而夭折。
约在1980年,台湾茶界发生了“茶王楼事件”,将近200名的武装警察、宪兵、警总人员荷枪实弹包围在台北市中华路的茶王楼茶馆,勒令歇业,这在台湾的茶界、学界、新闻界引起渲染大波,纷纷口诛笔伐政府当局的蛮横无理;于是由喜好茶文化的产、官、学界以及文化圈代表发起成立茶艺茶文化组织以为声援,终于中华民国茶艺协会奉准于民国71年(1982)年9月23日假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出席会员800余人,公推吴振铎教授为首任理事长,任期两年,得连任乙次,吴老于担任理事长四年后卸任被选为荣誉理事长。
同时有鉴于茶艺馆经营者的孤立无援,由陆羽茶艺的蔡荣章先生、紫藤庐的周渝先生、逸清茶艺的张文华先生、壶庐的龚于尧先生等共7人发起成立“中华茶艺文化事业联谊会”。由蔡荣章先生当首任会长,并尊吴振铎教授为荣誉会长。并特设纪律委员一职,专门负责把关严禁色情业再次参杂进入刚变纯洁的茶艺行业,笔者于1987—1989年间就曾担任此职务。
联谊会成立后,各地茶艺馆经营者纷纷响应加入。中华茶艺协会和中华茶艺文化事业联谊会的成立对台湾茶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由多方奔走呼吁政府有关当局也就顺应社会的需要,配合时代潮流,对法令采取合合理的解释,同意茶艺馆办理登记。十一月十九日经济部以经(72)商四六四八号同函全国有关单位:“对于‘茶艺馆’之申请,如与一般茶室,纯吃茶之设备与经营方式确有明显区别,且地变相营业,致影响奢靡风气之虞者……准予设立。”争议了多年的艺馆设立问题,终于得到了定论,在法令上得到合法地位,可以光明正大的营业,肯定了茶艺馆的清流形象。
五、后记
吴振铎教授经常勉励茶艺馆经营者,努力提升我们对茶的专业知识及制茶技巧,赋予茶附加文化价值,他说:如果你到茶山上买茶,下山后卖出,这纯属商人行为,既然你们自诩为茶文化工作者,就应该在茶的精细及深加工上努力,赋予茶文化内涵。吴教授也经常率领我们这些后辈茶人到茶山观摩学习,以提升我们对茶的认识。吴教授因其对台湾茶业的贡献而被誉称为“台茶之父”,也是催生现代茶艺文化的导师,是我们台湾茶人最为感怀的长着。
作为在大陆出生、艺成,一生为台湾茶业奉献的吴老已故去多年,如今大陆的茶艺文化发展得如此欣欣向荣,吴老泉下有知,定会倍感欣慰!(文/彭金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