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山地丘陵间的茶树渐次苏醒,溧阳市茶园迎来开采。作为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的首个开采季,溧阳各生产车间呈现出十足的“科技范儿”。溧阳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努力提升天目湖白茶品牌价值,推进茶产业向智慧化和科技化发展。
来到天目云露茶业公司智能标准化生产车间便可见一斑。在这里,可以看到干茶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整个车间分区规划合理、操作流程标准、全流程可视,展示了茶叶分装环节的自动标准化操作。溧阳市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葛联敏介绍:“在这里,每个环节、工序,我们都可以把它量化出来,实现全程标准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的同时,也保证了出品的天目湖白茶的稳定品质和风味。”
成立于2000年的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叶企业,也是溧阳市白茶生产和科技兴农的龙头骨干企业之一。“我们采用‘公司+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正带动茶农走向共同富裕。”葛联敏说,“未来,企业将加快智能化设备生产与数字化应用融合步伐,升级增加相关设备仪器,同时更好地服务茶农、服务现代农业,助力美丽新农村的建设。我还有一个心愿,想在自己的家乡天目湖畔,建造一所天目云露白茶生态田园综合体,为溧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拥有两千多亩茶园的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这里装备了水肥光一体化物联网智能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通过手机联网,通过安装App,自动一键操作。
“一个‘智慧系统’,既可以让茶农在家管理千亩茶园,同时也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茶园动态。”溧阳市人大代表、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负责人濮爱玉认为,只有科技助力、标准支撑,才能促进溧阳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此,他还在多年全流程制作高品质白茶的基础上,借力浙江大学科研成果,建设了一条高品质白茶制作智能生产线。
“这条茶叶生产线,目前在国内属于行业领先。”濮爱玉说:“长期以来,茶农‘靠天吃饭,看天做青’。天气,不但决定着茶树生长情况,也影响着茶叶加工制作。若想提高农业生产力,科学技术分外重要,它是茶农摆脱靠天吃饭的关键所在。这条生产线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核算出每个生产流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的最佳方案,这种方式生产出的白茶具有稳定的最佳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溧阳市另一处茶企——戴埠镇金山茶场,江苏首个“茶光互补”源荷储光协同自治台区项目也已竣工。该工程顺利投运后,预计每年光伏板可发电1万度左右。该台区的光伏板被建设在翠绿的茶田中,既可减少茶树的暴晒和冻伤,又可自发电能产生经济效益。
在溧阳,越来越多的茶企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为助推溧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