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茶给客人怎么说,学会给客人上茶

  2024-06-17 15:02          0

我觉得,是主人对不同客人的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看茶:是主人分付佣人给一般客人渗茶的交待;上茶:是主人分付佣人(或家人)向较显贵客人渗茶的交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平生喜欢结交僧侣为朋友。可见,“端茶送客”这一惯例,在古代官场或生意场上是比较盛行的,其表达的意思大致有三种,一是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便端起茶杯暗示,仆役高喊“送客!”客人自觉告辞,这一种应该说比较通行,无碍来客颜面。

看茶和上茶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是主人对不同客人的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看茶:是主人分付佣人给一般客人渗茶的交待;上茶:是主人分付佣人(或家人)向较显贵客人渗茶的交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平生喜欢结交僧侣为朋友。有一次换上便衣到某座寺庙中去游玩拜会。这座庙的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只是懒洋洋地抬手让小和尚给他看座,算是打了个招呼:“坐,茶。

” 苏东城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兴,便想戏弄一下这个以衣冠取人的僧人,于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钱。善簿取来以后,苏东坡当着方丈的面,提笔写道:香火钱100两。方丈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苏东城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东城居士苏轼。

为什么古代的人一端茶杯就表示送客?

端茶送客,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曾数次体现出来。如周颖派小江去宝丰隆劝说秦掌柜不要拆借银两给沈四海那一集,秦掌柜表示不能不帮,然后就把茶杯端起来,伙计直接高喊“送客”,小江只好无奈起身。还有杜明礼上门要钱,与沈四海话不投机,沈四海懒得再跟杜明礼说话,直接端茶,尽管杜明礼恨得牙根直痒,但最终还是无奈离去。

可见,“端茶送客”这一惯例,在古代官场或生意场上是比较盛行的,其表达的意思大致有三种,一是来客相见,仆役献茶,主人认为事情谈完了,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便端起茶杯暗示,仆役高喊“送客!”客人自觉告辞,这一种应该说比较通行,无碍来客颜面。二是主人对来客心生反感,想尽快结束这次访谈,但又不便直说,恐伤及面子,只好采用这种方式,这时候就得看来客心中有没有数了。

三是话不投机,就像沈四海对杜明礼那种,约等于下逐客令,暗含的意思是“你赶快滚吧”,只是没用嘴说出来。那么,为什么古人端茶就表示送客呢?《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可见,这种习俗自宋代就已经有了,具体来说,应是从宋朝的“点汤逐客”演化而来。

那么点汤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过去古人待客有一常礼,就是说客人来了先喝茶,饮完茶以后再喝汤,后来一步步演变,客人来了先喝茶,走的时候再喝汤,这个汤一般用甘香药材熬制而成。(上述文字在宋人朱或《萍洲可谈》中有记载,原文“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从上可以看出,"点汤"原为"客辞敬汤"的一个礼俗,到后来却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典故:宋时有一个叫胡枚的吏部官员,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说白了就是他不想去,那怎么办呢,于是便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想通融一下,可谁知陈升之既不给通融,也不愿听他陈诉,立即点汤,前面讲了,汤是客人走时才喝的,那么陈升之这个意思再明确不过,汤都上来了,你该走了。